望江南·三月暮
【宋】吴文英三sān平月yuè通暮mù仄,花huā通落luò仄更ɡènɡ仄情qínɡ平浓nónɡ平韵。
『人rén通去qù仄秋qiū通千qiān平闲xián平挂ɡuà仄月yuè仄,马mǎ通停tínɡ平杨yánɡ通柳liǔ仄倦juàn仄嘶sī平风fēnɡ平韵』。
堤dī通畔pàn仄画huà仄船chuán平空kōnɡ平韵。
恹yān平恹yān通醉zuì仄,长chánɡ通日rì仄小xiǎo仄帘lián平栊lónɡ平韵。
『宿sù通燕yàn仄夜yè通归ɡuī平银yín平烛zhú仄外wài仄,啼tí通莺yīnɡ平声shēnɡ通在zài仄绿lǜ仄阴yīn平中zhōnɡ平韵』。
无wú通处chù仄觅mì仄残cán平红hónɡ平韵。
韵脚:【上阙】浓『二冬平声』、风『一东平声』、空『一东平声』,平韵;
【下阙】栊『一东平声』、中『一东平声』、红『一东平声』,平韵。
【格律说明】平:填平声字(阴平(第一声)、阳平(第二声));仄:填仄声字(上、去或入声:上声(第三声)、去声(第四声));通:可平可仄。标红色为古今声调不同。『』:例作对偶;〖〗:例作叠韵。
图片
图片
赏析
江南的三月,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最温柔的笔触,是诗意与浪漫的代名词。然而,在吴文英的《望江南・三月暮》中,这个本该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,却化作了一幅浸透怅惘与孤寂的画卷。词中每一个字、每一个意象,都如同一把细腻的刻刀,在时光的石板上,镌刻下了无尽的情思与慨叹,让人在品读之际,仿佛能触摸到词人那颗在暮春残景中颤抖的心。
“三月暮,花落更情浓”,词一开篇,便以简洁而又饱含张力的笔触,将时间与情感同时推向了高潮。三月的末尾,本就是春意阑珊之时,百花凋零,繁华渐去。然而,在吴文英眼中,落花非但没有带来悲伤的终结,反而让那潜藏在心底的情感愈发浓烈。这里的 “情”,究竟为何?是对春光易逝的惋惜,是对故人离去的思念,亦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?词人并未言明,却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,让读者在落花纷飞的场景中,自行探寻那份浓郁情感的根源。
紧接着,“人去秋千闲挂月,马停杨柳倦嘶风。堤畔画船空” 三句,如同一组精心雕琢的镜头,将一幅孤寂落寞的画面徐徐展开。曾经热闹非凡的秋千架,如今在月光的笼罩下,静静地悬挂着,不见那嬉戏玩耍的人影。秋千的闲置,不仅暗示了故人的离去,更象征着曾经欢乐时光的消逝。“马停杨柳倦嘶风”,马匹在杨柳树下停歇,连嘶鸣之声都显得疲惫不堪。杨柳,本就是离别之情的象征,而此时的杨柳,在微风中摇曳,与倦马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、倦怠的氛围。最后,“堤畔画船空”,江边的画船,曾经承载着多少欢声笑语,如今却空无一人,静静地停泊在堤岸。这三句,从秋千到马匹,再到画船,通过对不同场景和物象的描写,层层递进,将那份人去楼空的寂寥之感,渲染得淋漓尽致。
下阕 “恹恹醉,长日小帘栊”,词人将视角从室外的残景转入室内,描绘了自己在春日里慵懒、倦怠的状态。“恹恹醉”,并非是因为美酒的醇香,而是内心的愁苦无处排解,只能借酒消愁,却又难以摆脱那份惆怅。“长日小帘栊”,漫长的白昼,词人独自在狭小的帘栊之内,百无聊赖,时光仿佛变得格外漫长。这两句,将词人孤独、苦闷的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,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他独自在室内徘徊、叹息的身影。
“宿燕夜归银烛外,啼莺声在绿阴中”,这两句又将画面从室内延伸到室外的夜晚与清晨。夜晚,归巢的燕子在银色的烛光外翻飞,烛光摇曳,燕子的身影若隐若现,增添了一份静谧与神秘。清晨,黄莺的啼鸣声在绿树成荫中回荡,虽然充满生机,却无法驱散词人心中的阴霾。燕归、莺啼,本是自然中常见的景象,然而在词人眼中,却都成为了触动愁绪的媒介。燕归,让人联想到自己的漂泊无依;莺啼,更衬托出内心的孤寂。
最后一句 “无处觅残红”,既是对前文落花场景的呼应,又将情感推向了更深的层次。曾经满目的落花,如今已消失得无影无踪,再也寻觅不到。这 “残红”,不仅仅是凋零的花朵,更是逝去的美好时光、消逝的情感寄托。词人在暮春的景色中,苦苦追寻,却最终一无所获,那份失落与绝望,如同一股沉重的力量,直击人心。
吴文英在这首词中,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意象,构建起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哀愁的世界。落花、秋千、月、马、杨柳、画船、银烛、宿燕、啼莺、残红等意象,相互交织,相互映衬,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词人独特的情感与思绪。这些意象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如同珍珠一般,被词人用情感的丝线串联起来,形成了一幅完整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。
从艺术手法上看,这首词采用了借景抒情、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。词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入到对暮春景色的描写之中,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,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思念、孤寂与惆怅。词中的每一处景色描写,都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的再现,而是饱含着词人的主观情感。同时,词人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。如 “人去秋千闲挂月”,“人去” 是虚,是回忆中的场景;“秋千闲挂月” 是实,是眼前的景象。虚实相生,让读者在时空的交错中,更深刻地感受到词人情感的波澜起伏。
此外,词的语言风格典雅华丽,用词精准而又富有韵味。吴文英擅长运用华丽的辞藻来描绘景物、抒发情感,这首词也不例外。如 “银烛”“画船” 等词语,增添了词的典雅之气;“恹恹醉”“倦嘶风” 等表述,用词精妙,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状态和情感。然而,在华丽的辞藻之下,却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情感,让读者在欣赏其语言之美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词中那份浓浓的哀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热点资讯